“从产品角度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会从以纯电为主发展到纯电与插混和增程并重,也就是电动化‘双轮驱动’。因为插混功能齐全,短途低价用电、长途高效用油,性价比高,会加速对燃油车的替代。”欧阳明高预测,插混汽车的快速增长将持续到2030年左右,“到2030年以后纯电动车的销量和份额又将卷土重来,直到占据上风”。
向海外要增量
去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首次跃居世界首位。今年1月,我国出口汽车44.3万辆,同比增长47.4%,延续去年以来快速增长的态势。亮丽的出口数据,充分显示了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强劲活力。
“当前海外消费者对中国汽车品牌的认知在不断提升,到2030年中国汽车出口以及海外建厂销售一定是千万量级的。”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中国区汽车咨询业务负责人管鸣宇说,去年全球销量前十大车企中只有1家来自中国,未来中国车企有机会占两到三席,甚至更多。
“无基地、不海外;无海外、不长安。”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告诉记者,公司已对外发布“海纳百川”计划,明确海外“四个一”发展目标,着力推进“1+5+2”全球布局,产品已远销63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公司将在东南亚市场导入7款以上新能源产品,完成530个以上的渠道触点建设;在欧洲市场,将相继导入5款以上新能源产品,并加快进入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色列等空白市场,预计出口量将达到50万辆以上。
海外市场也将是小鹏汽车新增销量的来源。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龙年开工信中表示,今年小鹏汽车将在欧洲、东盟、中东、拉美、大洋洲等区域布局核心市场,深化产品的智能化优势,加强产品的本地化适配。目前,小鹏汽车总裁王凤英已经接手国际业务中心,全面主导小鹏汽车的海外销售。
中汽协预测,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销量将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12%。“今年我国汽车出口贸易和海外生产都会快速增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过去我们更多的是产品贸易,下一步就是‘技术+产能’,加大在海外的投资和生产布局,这既符合现在目的地所在国的要求,又能够让我国超强的生产能力得以更有效地利用。国内和海外两者相结合,能够很好地解决现在的产能、盈利等问题,并形成产业新优势。”
“海外市场虽大,但出口贸易模式的局限已经显现,今后类似欧盟《新电池法》、反补贴调查等限制措施难以避免,享受市场红利再不会像之前那样轻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建议,中国车企出海,必须到海外布局,建设本地化的生产、研发、服务及供应链能力。当然,这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并非易事,但更能考验和提升中国车企跨国运营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