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长江经济带,一个个创新高地加速崛起,一个个新兴产业集群蓬勃生长。
生态优先 向“绿”而行依绿而兴
微凉的清晨,贵州遵义赤水河上流溢微光。该市水文水环境监测科工作人员罗均丽看着水里摇头摆尾的小鱼兴奋不已:“河水越来越清澈,开展采样成了愉快的工作。”
“水质、水量达标,下游给上游补偿,否则上游给下游补偿。”2024年1月,贵州启动新一轮八大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成为实行水质、水量双补偿“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
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护”“共治”才能实现“共赢”。
“天气暖和时,来长江浅滩上产卵的鱼群多着呢。看着就心里踏实!”元宵节当天,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自然保护地服务站巡护员李庆余,举着望远镜认真观察江面的情况。55岁的他当了30年渔民,长江“十年禁渔”后,他成了鱼类的保护者。
合江县自然保护地服务站巡护队队员乘船巡护。人民网 彭茜摄
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川渝贵多地尝试跨区域联合执法。监测显示,2023年,保护区内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长江上游珍稀鱼类种群恢复性增长。
“2024年,泸州与重庆永川、江津三地还将增殖放流鱼苗10万尾,围绕长江、赤水河流域绿化造林6万亩,补植补造10万亩,开展联合巡航检查5次以上。”合江县自然保护地服务站站长权勇透露。
环境倒逼绿色崛起的故事,在长江经济带城市时时上演。
湖南岳阳主动打响破解“化工围江”攻坚战,沿江1公里内35家化工企业全部“关搬转改”。
“刚接到搬迁消息时,我们茫然不知所措。去年,在当地政府帮助下,迁入临湘高新区绿色化工产业园,年底就开始试生产,并且实现了换道升级,从农药转战新材料产品,2024年预计产值可达3亿元。”湖南维摩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晓珊感慨地说。
春节期间,在长江镇江、扬州段,江豚志愿保护者马建军再次用镜头记录下江豚嬉戏的场景。这两年,他都会将拍到的视频上传网络分享,“把长江美好的一面展现给更多人,才能感受到保护的成果。”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如今,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成效已初步显现。(郭婷婷、黄亚辉、董志雯、陈晨、方彭依梦、彭茜、汪瑞华、秦海峰、张玉峰、匡滢、向宇、杨维琼、李丽萍、符皓、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