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开始,“高配低价”将成为纯电动车的主市场旋律,得益于电池原材料价格降价,电池供应商争夺趋于白热化,导致供应商们不得不开始新的低价电池技术策略,以及电动车更依赖的电子化零部件的成本下降,只有作出类似“532”或者是还能颠覆目前行业技术发展的车型出现,才是今年开始后,新能源车市的核心发展需求,这也是市场不会再允许只有组装能力的电动车品牌出现的原因。
因此,高合目前的处境,恰恰说明了纯电动车的高端化,不在于配置有多丰富,或是设计有多花哨,想要走新能源高端化,要么做到仰望那种有整套的颠覆行业的机械性技术,要么有高端智能化的突破性进展,但即便是这样,这种高端化产物可能也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成本下降和市场普及性给打败,从而又走进新能源平价化道路。
不夸张的说,按照这个逻辑来看,未来售价偏高的新能源车,比如售价在50万以上,且没有全市场独一份技术的产品,大概率将被售价在30万元,甚至更低的同质化产品所替代。也就是说,今年开始的车企的思路应该换换了,不是想方设法的冲高端,而是如何找到平替的低价高配置产品,更好的拓展市场。结语:
比较意外的是,高合的销售表示目前高合仍能收到新车订单,相比高合停工停产为消费者带来的警示,明着告诉你企业不行了,还有人跳坑的这类事件,更具有警示意义。
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豪华如阿斯顿马丁这样的纯玩赛车信仰的车企,近些年都在考虑盈利的问题,也就是说,既有品牌影响力,又有产品力的称得上奢侈品的汽车品牌,都不得不向市场低头,没有品牌力,也没有产品竞争力的“高合们”,又怎么能玩得转新兴的快速发展的电动化市场需求呢?被市场淘汰只是时间问题,最后受伤的永远是真金白银支持品牌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