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有能力做好三电的车企,就有能力用更低的起售价销售配置更高的新车,这也就导致电动车卖得再贵,如果没有绝对的产品过人之处,就会被更低价的新能源车所代替。
再回头看高合,我们用其最新推出的HiPhiY对标现在的纯电动车市场,几个核心的参数是,整车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938/1958/1658mm,轴距为2950mm;35万级配置车型采用76.6度的弗迪磷酸铁锂电池,40万级车型采用115度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且只有顶配售价45.9万的车型使用了双电机,其余车型均为单电机配置;底盘则采用了双叉臂+多连杆的配置。
再看HiPhiY的竞品车型,以腾势N7为例,起售价在30万元,整车尺寸与HiPhiY相差不大,采用了91.3度的电池,续航里程介于HiPhiY小电池款和大电池款车型之间。悬架采用双叉臂+五连杆配置,配置比HiPhiY更高,且售价32万的N7,就配备了空悬,比HiPhiY更实惠。最重要的是,腾势N7目前有近五万元的优惠,降价后再对比,HiPhiY直接没了性价比。此外,HiPhiY唯一能占据上风的就是后轮转向和花里胡哨的造型设计了,但对于用户来说,这种优势并不值得让他们多花近10万块。
蔚来销量不佳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目前蔚来销量最好的两款车型分别是ES6和ET5(包括ET5T),恰巧这两款车是蔚来产品体系中售价最低的车型。能够预见的是,如果没有价格下探到30万以下的车型,如果没有完善的服务体系支撑,蔚来的可替代性会更强,销量会更惨。中国还需要只做高端纯电动的汽车品牌吗?
我们还不能说高合一定会退市,现在只能确定的是高合的确处于停工停产状态,是否真能起死回生还不得而知。引发的问题是,高合会不会成为中国最后一个只做高端纯电车型的品牌?
可以说,高合嗅到了纯电动市场的变化,他们努力地想通过HiPhiY,既将产品售价拉近到符合主流市场的预期,同样保留高合一直以来的高端品牌形象,但效果并不理想。这也是压倒高合的最后一根稻草,毕竟以高合的造车理念,其卖的就是劳斯莱斯、宾利、阿斯顿马丁、捷豹路虎等豪华品牌的供应商加持的产品,高合Y将售价下降到35万后,再想既要花里胡哨又浪费钱的配置,又要将车价打下来,对高合来说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