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屏山观察
铸强县域重点产业链,正当其时
□本报记者 林霞 林宇熙
多年来,宁德市先后引进一批“金娃娃”企业,培育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4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成为世界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和不锈钢新材料生产基地。图为19日,在上汽集团乘用车宁德基地总装车间内,工作人员在检查下线车辆。姜克红 摄
19日,新春开工第二日,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现场推进会在宁德召开。时间再往前推21天,即1月29日,全省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南片现场会在厦门召开。
春节前后两场会,一南一北,聚焦“县域重点产业链”这个主题,有何深意?
一
县域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全盘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通过梳理新时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脉络,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增强县域发展活力。2022年《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出台,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县域”一词出现了13次。
2023年,福建发布全国首份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白皮书,彰显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为何这项工作如此重要?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县域连接城乡,是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环节。在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县域经济更凸显其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