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铸强县域重点产业链,正当其时

2024-02-20 07:22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县域经济发展归根到底靠产业,特别是能够形成上下游完整配套、紧密协作的产业集群。改革开放以来,福建之所以一路赶超发展,成为经济大省,靠的就是始终坚守实业,始终做强产业,有一批特色鲜明的重点产业链在支撑。

面对新形势、新环境,唯有保持清醒找差距,把准战略谋发展,洞察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和规律,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协同联动、发挥特色优势,铆足干劲、力争上游,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追赶跨越,为推动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

宝藏县城,卧虎藏龙;县域经济,气象万千。发展县域经济,福建优势和基础何在?

近年来,福建积极引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推进错位发展,县域重点产业链从无到有、逐步完善。

品牌效应逐渐凸显。福州长乐,无棉之地铸成千亿纺织城,成为全国最大的锦纶民用丝、经编花边面料、化纤混纺纱生产基地;宁德蕉城,滩涂地崛起“聚宝盆”,成为全球最大、技术领先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和研发创新中心。

协同创新能力增强。石狮围绕“染整提升、面料研发、成衣设计”等关键环节,先后引进各类科研创新平台,有力推动全链条协同创新;邵武借力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氟新材料研究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带动培育了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

数字化程度明显提升。晋江聚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供应链协同等关键环节,引进国家级纺织鞋服大数据中心,落地5家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90%以上企业实现“触网”。截至去年底,我省规上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达67.1%,居全国第三位。

19日,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余德彪在会上列出了一组数据,表明福建的县域经济正以突围之势彰显更多活力和能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