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智能车怎样上路测试?合同怎样拟得到位……记者在湖州感受助企合规除痛点
从“吃不准”到吃下“定心丸”
本报记者 李世超
只有依法合规经营,企业才能行稳致远。
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契机,湖州针对新兴产业制度支撑不足、同类企业违法问题趋同、企业涉诉风险高度集中等问题,在全省率先开展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聚焦车联网、新能源、童装、电梯、绿色家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湖州六大特色产业,帮企业梳理规则、划出红线、明确底线。
近日,我走访相关企业、产业合规中心,体验湖州怎样在法治领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增值服务。
自动驾驶,能上高速公路测试了
“9点,我们在德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碰头,定位发你手机了。”
一早,我就接到德清县司法局依法治县办秘书科科长高扬的电话。日前,湖州市交通局、公安局、经信局、大数据局四部门共同出台了行政规范性文件《湖州市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与应用管理实施细则》,他要去企业做个回访,“看看企业对相关内容是否充分理解,还有没有别的诉求。”我赶忙前往测试场与高扬会合。
占地172亩的德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目前由浙江智网数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封闭的测试场里,一辆智能网联汽车上桥梁、过红绿灯,正模拟在城市道路上自动驾驶的状态。
车联网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人、路、云之间的互联互通,以提升车辆智能驾驶水平。该产业是全省高成长性的百亿级“新星”产业之一。因为是新生事物,相关法律法规、行业准则等相对缺乏。比如开放性自动驾驶测试是否可以不要安全员、何时放开高速公路测试等企业关心的问题,现有的法规政策中并无明确,从业者常有“吃不准”的苦恼。也因此,截至目前,湖州的自动驾驶测试都是在封闭测试场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