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机为例,中国公认的主流高端智能手机品牌目前仅有华为和苹果两大品牌,其他如OPPO、VIVO、小米、荣耀等都是以高性价策略为主。但目前这种格局发生了变化,华为高端系列手机同样开始主打高性价策略,而售价相比此前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苹果则因为卖不动,在新品上市仅两三个月的时间就罕见地出现了官降行为,也侧面说明了在手机性能无法拉开实质性差距后,品牌力不值一提。特斯拉引发的降价,与往年不同
要说去年特斯拉引发了新能源价格战,今年特斯拉则是将新能源品牌的最后的品牌信仰拉下神坛。
2023年卖得好的新能源品牌在2024年开年都开始降价,特斯拉解释是因为其成本控制以及年终大促,理想、蔚来、极氪等品牌均以新老款更迭为降价依据。大众ID系列或许是尝到了降价的甜头,阿维塔、哪吒等品牌或许是刚反应过来市场的变化。就连本就售价很低的零跑也开启促销。
这与燃油车市形成巨大反差。以本田为例,本田去年年底思域单车优惠幅度达到4万,而自12月下旬开始,思域开始涨价,直到现在也未能继续此前的大力度促销。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每年一月份虽然有打折惯例,但也只是延续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折扣而已。据宝马销售介绍,宝马每年春节后的折扣力度要大于春节前,因此春节前买豪华品牌相对不太合适。
今年各家新能源品牌开年促销,除各家宣称的原因外,新能源车价很可能进行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