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合资品牌还不跟进NOA,是怕中国用户买不起?

2024-01-16 00:53 来源: 卡卡爱汽车

目前仍有不少主流自主品牌尚未跟上造车新势力们高算力NOA的脚步,有些仅能完成高速LCC功能,有的能够实现更高级别的高速NOA,但很少有城市NOA落地的车企。长城表示2024年城市NOA即将落地,比亚迪和埃安的芯片供应商地平线也表示今年这些车企将实现城市NOA落地。

主流自主车企相继确定城市NOA落地计划,而合资品牌却还守着LCC玩,对于传统合资品牌来说,高算力NOA到底去哪了?自动驾驶还是他们所追求的终极出行解决方案吗?后面的问题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是在高算力NOA到底去哪了的问题上,合资品牌需要给予用户答案。

前文提到了电动车研发制造对丰田这样的大规模传统品牌有着成本方面的影响,因其主销产品大部分为经济性产品,且面对市场内卷,价格控制需要更加精细。而对于高算力NOA来说,这些类似的合资品牌同样受困于成本问题。

智能化无关乎车型,燃油车同样能实现。因此,如果合资品牌从开始就跟注NOA,由高溢价芯片时代一路走到现在,付出大量研发成本的同时,再碰到如此内卷,需要打价格战的时间段,目前尚以燃油车为主销产品的合资品牌,将开发电动化产品的同时,还需要为了保持燃油车的竞争力,花大量精力为燃油车开发智驾系统,这种消耗在当下市场环境中有些得不偿失。

目前主流的达成辅助驾驶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纯视觉解决方案,二是包括理想、华为在内的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激光雷达方案。以2023年达成城市NOA产品的价格趋势为例,以小鹏、华为为首的智驾产品,200+算力的产品售价已下沉到20万至25万,这比此的产品下沉了至少10万元。虽然如此,但20万的起售价对于主销车型在10万至20万区间的大部分合资品牌来说,还是用不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