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绿能船舶驶上黄金水道

2023-12-05 08:20 来源: 人民资讯

“如此大容量的动力电池用于内河船舶,在国内尚属首次。”长江游轮有限公司副经理刘军介绍,与常规动力船舶相比,“长江三峡1”号大大降低了船舶对环境的影响。经过测算,该游轮一次充电可续航100公里,每年可替代燃油530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1660吨。

不只是纯电动船,近年来,新能源动力推进技术应用已经成为绿色船舶的重要发展方向。10月11日,在2023中国(宜昌)绿色能源发展大会上,由长江电力、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中国船级社等单位共同研发建造的“三峡氢舟1”号,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氢能船舶研发和应用方面的决心和实力。

“三峡氢舟1”号采用钢铝复合结构,总长49.9米,使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最高航速28公里/小时,续航里程可达200公里,交付后用于三峡库区及三峡—葛洲坝两坝间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氢燃料电池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这个过程不通过燃烧,不存在热能和机械能的转换,发电效率更高,而且反应产物是水,具有无污染、可再生、高效率的优势。”长江电力检修厂水工检修部专业师梁强说,据测算,“三峡氢舟1”号相比传统燃油动力船舶,预计每年可替代燃油103.1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3.67吨。

从设计到建造,新能源电池技术船舶应用实现“从0到1”

走进位于“长江三峡1”号一层的电池舱,一排排“小盒子”映入眼帘,这是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包,船上共有4个电池舱,720个电池包,配备总电量约7500千瓦时的电池系统,组成了游轮的“造血系统”。

早在2017年底,“长江三峡1”号就开始了前期的论证和设计。“我们曾组织专家团队到国外调研,发现当时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电动渡轮长度有50多米,排水量只有几百吨,电池容量4300千瓦时。”刘军说,而根据设计方案,“长江三峡1”号排水量达2000吨,电池容量大了近一倍。当时港口岸电容量很小,如何解决如此大功率的充电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