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在正式官宣小米进入汽车行业时,所提出的核心指标,利润率1%(汽车业内多为10%-20%),既是基于价值共创的模式而来。而部分成本低于比亚迪,整体追求极致性价比,目前可见的其实包括从激光雷达到毫米波雷达的传感器组合,也包括其本身就最擅长的各种屏幕/传感器/交互/音响等硬件。
根据最新的小规模量产车型谍照曝光信息,其还手握800V、100kWh以上容量动力电池、后车身地板一体压铸能力,之中都可找到其近几年投资公司核心业务的身影。所以,只要解决了动力电池、车辆高度集成化的成本控制,小米汽车供应链成本低于比亚迪,概率很大。
另外,小米进入汽车市场的路线,也并非如蔚小理或者传统车企一样,使用一条腿走路,单打独斗的模式。而是,继续使用价值共创模式,既包括小米汽车本身的业务推进,也包括提供技术与其他车企合作造车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