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要销量、滴滴要“松绑”,围绕智能汽车业务,双方一拍即合。8月28日,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将发行占交易完成后总股本3.25%的A类普通股,收购滴滴旗下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滴滴将成为小鹏汽车的战略股东,首批股份的锁定期为24个月。
合作远不止于此。此次收购达成后,小鹏汽车将发布新品牌,新车预计明年量产,为保证销量双方还设立“对赌”条款。在外界看来,滴滴“造车”小鹏接盘,滴滴再次轻装上阵。而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小鹏汽车要的不仅是销量,还有滴滴手握的大数据资源。
小鹏接手“MONA”
“六年前的同一天,我全职投入到小鹏汽车;三年前同一天,小鹏汽车在纽交所上市;昨天,又代表我们在智能汽车全新一步的开始。既是巧合也是机遇!智能汽车的浪潮即将完全到来,小鹏会继续加速向前!”8月28日,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微博上感慨道。在何小鹏的“幸运日”,小鹏汽车联手滴滴,新品牌也即将诞生。
根据公告,小鹏汽车在完成对滴滴智能汽车业务的收购后,一款A级智能电动汽车将作为小鹏汽车全新品牌的首款产品进入市场,预计明年开始量产,项目代号“MONA”。小鹏汽车相关人士表示,新品牌车型将与小鹏现有品牌产品形成差异化定位。
从收购到量产不到一年时间,意味着小鹏汽车收购的“MONA”项目已相对成熟。尽管滴滴对外从未表示过造车,但外界猜测其已无限接近。2020年,滴滴发布与比亚迪联合设计研发的首款网约车D1;2021年,开始传出滴滴启动造车项目的消息;去年3月,有消息称,滴滴内部代号“达芬奇”的造车计划将对外公布。该计划显示,滴滴将打造定位于15万元级的紧凑电动轿车,目前团队规模约1700人。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小鹏汽车收购滴滴智能汽车业务后,何小鹏表示:“小鹏获得了完成度非常高的准量产轿车车型,还会收购‘MONA’项目相关的设计团队人员、测试设备和研发资产。”从公告来看,该项目的新车定位同样为15万元级别。同时,根据小鹏汽车方面透露,该车型将引入小鹏基于扶摇2.0架构的XNGP能力并计划在滴滴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研发,小鹏与滴滴将为该车型引入各自的供应链,例如基于小鹏扶摇2.0架构的供应链以及滴滴会在生态、运营等方面加以支持。这意味着,在上述项目中,滴滴已完成大量造车的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