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海云
9月30日,100台中国重汽重卡在烟台港整齐列阵,即将发往沙特。随着这批车辆出海,中国重汽9月重卡出口量达到1.5万辆,再度刷新由自己保持的纪录,创下国内重卡行业单月出口新高。(图为中国重汽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9月重卡出口15000辆庆祝仪式)
自2004年布局海外,中国重汽始终稳坐国内重卡行业出口的“头把交椅”。在出海的第21个年头,中国重汽又交出了一份崭新亮丽的答卷。在10月18日举办的中国重汽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重汽公布了一组数据:
1-9月,中国重汽实现汇总收入2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9%;整车销量33.5万辆,同比增长22.8%。其中,重卡出口销量11.1万辆,同比增长24.5%。如今,中国重汽的产品已遍布6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保有量超100万辆。
是什么让中国重汽始终立于潮头、不断激起一个又一个浪头?不妨从这份最新的成绩单里找找答案。
逆风把舵的“稳”
船行万里,大潮奔涌。
近年来,国际竞争格局加速重构,关税、技术、环境壁垒越筑越高。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布局海外,低价厮杀、过度同质化等国内市场问题也日渐凸显。如何管控风险、保持竞争力、实现持续盈利,是中国重汽这样的先行者、引领者,必须时刻面临的“灵魂拷问”。
以越南为例。目前,越南正处于城镇化加快、开展大规模基建的快速发展期,卡车市场的刚性需求十分庞大。截至目前,中国重汽已在越南市场建设35个联保服务站点,销售与售后服务网络实现了全境覆盖。在成熟的网络体系支持下,9月,中国重汽与越南经销商携手,举办了横贯越南六大城市的巡展活动,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长期口碑,最终拿下超800台订单。到2030年,中国重汽计划将海外经销渠道数量扩展至400家,以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水土不服”是企业出海最为常见的问题。中国重汽的应对之策,则是把“本土化”做到极致,通过不断延伸服务链条,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在与越南某公司的合作中,面对越南极端恶劣天气,中国重汽在保证交付的基础上,还为当地维修及驾驶人员组织了培训活动,有效保障了车辆后续的稳定运营。
随着全球市场保有量的攀升和客户消费理念的升级,后市场正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重汽十分注重后市场建设,已系统展开车辆融资、车队管理、二手车置换回购等业务。今年1-9月,中国重汽后市场配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9%。本届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重汽首次面向全球市场推出了定制化的油品、轮胎等配件产品,未来还将在海外建设63个配件中心库、前置5000万美元的配件,为全球客户推出更精准、灵活的服务配件政策。
出海想“稳”,既要“前端打得赢”,也要“后方供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