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理想过河,看着零跑上岸。
“增程式‘是糟糕的解决方案’”,前大众中国CEO冯思翰曾如此评价增程式混动技术。然而,大众汽车自己却开始“真香”。
本届上海车展,多个品牌带来增程式新车亮相,其中上汽大众、长安马自达等合资品牌开始加入增程式车型的争夺,而自主品牌更是带来多款增程式车型参展,这个曾经被业界视为“落后技术”的混动方案,正在吸引更多品牌“上车”。
“质疑理想、理解理想、成为理想”,数量越来越多的增程式车型,究竟是否值得购买?
合资车也玩增程式
自从理想汽车凭借增程式混动这项“落后技术”,在2023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后,更多车企开始重新审视增程式混动技术。于是,这届上海车展,更多汽车品牌开始带来增程式车型亮相。
曾经不屑增程式技术的大众汽车,由上汽大众在本届上海车展带来增程式SUV概念车ID.ERA,这是大众品牌首款综合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的全尺寸增程式SUV 概念车。
▲上汽大众增程式概念车ID.ERA(来源:消费者报道)
除了上汽大众以外,另一合资品牌长安马自达也带来增程式车型。去年10月上市的长安马自达EZ-6,就配备“增程式+纯电”的双动力配置。本届上海车展,长安马自达带来另一款新能源车型EZ-60,新车同样为增程式车型。
▲长安马自达EZ-60(来源:消费者报道)
与此同时,还有更多合资品牌加紧布局增程式车型。
现代汽车在2024年“CEO投资者日”活动中公布的中长期战略 “Hyundai Way”里,提到将强化混动产品阵容,同时正在研发全新的增程式电动车型,计划于2026年年底在北美和中国推出增程式系统,并于次年在这些市场广泛销售。在北美市场,该技术将首先部署在现代和捷尼赛思品牌的D级跨界车上。
与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在增程式车型上走得更远,鸿蒙智行、理想、零跑、阿维塔等品牌均有多款增程式车型参展。
鸿蒙智行方面,问界在售的M5和M9均提供增程式车型,而问界M7和问界M8更是全系均为增程式车型。
▲问界M8(来源:鸿蒙智行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