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从落后技术到集体“真香”,合资车也玩的增程式值得买吗?

2025-04-27 14:47 来源: 消费者报道

不过,即便如此,对增程式技术的质疑声也从没间断,增程式车型本身的弊病也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实际上,除了前大众中国CEO冯思翰批评增程式技术以外,还有其他头部车企的高管也曾公开质疑增程式技术。比如,前长城魏牌CEO李瑞峰也曾公开表示:“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在今年4月21日的魏牌全新高山预售发布会上,长城汽车方面也表示“长城汽车打死也不做增程”。

▲来源:魏牌新能源官方微博

此外,增程式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既依赖电驱又辅以燃油发电的 “妥协” 且不成熟的技术,只是解决续航焦虑的 “应急补救” 手段。

同时,早期增程式车型采用的发动机技术老旧,在长途高速或高负载场景下,常会出现油耗骤升、动力不足等现象,且发动机运转时的噪音和震动可能侵扰车内静谧环境,影响驾乘体验。

有汽车工程师向《消费者报道》表示,增程式电动汽车普遍存在包括增程器噪音大、电池馈电时动力差且油耗高等问题,这些问题让很多消费者不愿意购买增程式车型。

张翔也表示:“目前而言,增程式车型的制造成本可能比纯电车型要稍微要高一些,因为增程式车型本质上有两套动力系统,如果加油的话成本也会比充电要高,两套动力系统之下后续维修和保养成本也不会低。”

此外,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城市,对插混、增程式车型享受新能源优惠政策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增程式车型的未来同样充满未知之数。

“从电动化的角度出发,增程式车型只是一个过渡方案,未来增程式车型是有可能被排除出新能源汽车范畴的,如果这样的话车企就享受不到国家的新能源补贴政策,车辆售价就可能会上升,消费者买车成本自然也会增加,这个时候增程式车型与纯电车型或燃油车相比就都没什么优势了。”张翔表示。

争相入局增程式赛道的车企,也许会赢得一时的销量,不过恐怕也要考虑自己的未来。无论是何种动力形式,提升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准,才是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胜出的根本。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上一页 1 2 3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