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经销商授权合同(示范文本)征求意见稿》
在2月18日的凯达大会主论坛上,《经销商授权合同(示范文本)征求意见稿》正式向行业征求意见。
据介绍,该项工作的背后,则是相关部门权威指导、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支持的“品牌经销商退出课题组”的长期努力。从接到委托至今,课题组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有理有据的开展课题研究,进行了大量的行业调研,分析品牌和区域退网数据,收集厂家和经销商的核心诉求,收集国内外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处置程序及案例,借鉴国内外汽车厂家与经销商之间处理退出纠纷的具体做法。
在《经销商授权合同(示范文本)征求意见稿》中,重点强调了授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除明晰双方权利义务之外,重点考虑了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出现不可抗力因素时,双方协商调整授权范围和合作方式的机制,以保障双方的合作能够持续稳定发展。
“一揽子解决方案” 确保各方权益
毋庸置疑的是,《经销商授权合同(示范文本)征求意见稿》是品牌经销商退出机制的重要阶段性成果。通过经销商授权合同(示范文本),明确约定双方权利义务,更好从根本上保护厂商和经销商的平等合作关系,规避后续发生的潜在纠纷。 “但退出机制的工作远不止于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品牌经销商分会秘书长宋涛表示。
课题组调研了北美、欧洲等多个市场的相关案例。在美国市场,消费者的车辆如果未交付或者在修,必须无条件交车或者退款。车辆质保必须无条件履行。经销商由于厂商原因退出经营,厂商需要单独协商一次性解约费用,并支付品牌运营增值的部分。厂商公开上游备件供应商信息,并向第三方维修提供商留存所有备件资源,并支付或有质保费用,确保第三方维修提供商可以正常提供服务。
在欧洲多个国家,比如西班牙,授权协议到期不续约,经销商有权获得赔偿;客户的车辆使用和保养权利,不受任何网络退出的影响,主机厂商负责;如果客户购买了经销商的增值服务产品,则涉及民事责任,由经销商完全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