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从用户层面看,手机企业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和用户基础,这有助于它们更快进入并占领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当下很多国产手机品牌拥有一众忠实拥趸,它们入局智能电动汽车制造,可谓“众望所归”。
技术积累助力驾驶体验升级
纵观历史,从手动挡到自动挡,再到智能驾驶技术的出现,汽车每一次迭代,都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便捷、舒适的驾驶体验。时至今日,一些消费者需求已经从追求操控、马力,转向追求驾驶的智能化体验。智能电动汽车有望在未来引领汽车消费潮流。
从技术上看,智能电动汽车有两大核心要素:电动和智能。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指出,过去10年,智能电动汽车基本已经解决电动问题。现在,行业迎来了角逐智能化的下半场,这有望为手机企业“弯道超车”提供机遇。
王鹏指出,手机企业在生态系统、操作系统、通信技术等方面积累深厚,可以更容易地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汽车上,打造更智能的驾驶体验。比如小米提出的“人车家全生态”概念,离不开其多品类的智能终端设备布局。在一位用户发布的体验视频中,他能够通过一块车载屏幕,将小米旗下的智能终端连接在一起。“打开回家模式”,一句语音指令后,这位用户家里的灯光和空调就准备就绪了。华为则拥有深厚的通信技术积累,这使得它在车载互联网、车联网技术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此外,智能驾驶的灵魂是AI。相较于传统车企,智能手机企业往往更早入局这一领域,在AI技术方面的积累也有助于其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突破。
另一方面,正如雷军所言:“智能系统只有不断更新迭代,才能把最好、最新的科技交付给消费者。”相较于传统车企,手机企业在产品迭代和创新方面更加灵活、迅速,它们能够更为敏锐地察觉市场需求和变化,不断优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