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开沃之后,比亚迪、南京恒天领锐等龙头企业也相继落户新能源大道。南京恒天领锐汽车有限公司是溧水区整车企业之一,在其生产车间,各生产线井然有序地运行。“目前正在研发生产一批出口西班牙的小型巴士,用于机场与城市间的交通,今年底将交付近30台,替代当地欧洲传统燃油中巴。”该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陈冲介绍,公司专注于打造自主可控的整车、电机及电控研发体系,超八成产品出口海外,销往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逐渐在此集聚。与开沃集团一路之隔的布雷博(南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于2016年落户溧水,厂区总面积逾10万平方米,年产制动卡钳350万件。作为制动系统的全球领导者,布雷博铝制卡钳备受欢迎,主要客户覆盖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汽车品牌,以及小米、蔚来、小鹏等新能源汽车品牌。
为何新能源汽车项目如此偏爱这条路?这与当地政府的产业布局密不可分。溧水经济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孙谦介绍,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溧水的“第一产业”,溧水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阵地,规划了三大产业片区,新能源大道是其中之一,具有交通方便、产业特点明显、地块规整等特点。近年来,新能源大道上,集聚近百家新能源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愈加显著。2020年9月,经溧水区人民政府批复,滨淮大道正式更名为“新能源大道”。
链式思维
构建新能源汽车“智造”高地
起于新能源大道,却不止于新能源大道。这条产业高度集聚的走廊正持续释放“磁吸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加速向周边集聚,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与空间拓展,成为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
作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华东地区布局的重要生产基地,南京长安智慧工厂于2022年投产,是国家级5G工厂,承担着科技、运动类新能源车型的生产。深蓝S07是南京长安目前生产的主要车型,自去年7月下旬上市以来,因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和深蓝超级增程系统,市场反响热烈,截至上月底,已交付超15万辆。在该车型热销的带动下,南京长安去年产值突破140亿元,助力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