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谢一凡洪艳
蹲点主题: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新”提“智”
蹲点点位:溧水经济开发区新能源大道
在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约3公里的秦淮河上游溧水河大桥东,一条纵贯南北的新能源大道横穿溧水经济开发区,直至溧水主城。道路两侧现代化的厂房鳞次栉比,开沃集团、南京恒天领锐、南京布雷博、南京欣旺达……这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响当当的名字,共同组成了这条产业集聚的“黄金走廊”。从整车制造到核心零部件、从研发设计到智能配套,一条协同创新、集群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加速成型,勾勒出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新”提“智”的生动图景。
“无中生有”
集聚近百家新能源企业
处暑之后,南京气温仍居高不下。繁忙的溧水新能源大道上,不同规格的货运卡车川流不息。
从北向南行驶,刚上新能源大道不久,醒目的“开沃集团”品牌标识就映入眼帘。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是我市最早一批新能源客车的整车生产企业,其生产的新能源公交车遍布南京街头。
走进开沃集团客车总装车间,工人们正在为一批即将交付的电动城市客车做最后的检测。“这是我们新推出的小型巴士,核载人数可达36人,非常适合作为接驳巴士和城镇公交车。”开沃集团常务副总裁董钊志介绍。
作为开沃集团的元老之一,董钊志见证了新能源大道的变化:“这条路原来叫滨淮大道,2012年我们在这里建厂时,周围还是农田和村庄,后来村庄搬迁,来了工厂,路越来越宽,也越来越热闹。”
时间追溯到15年前,当地政府洞察先机,率先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并定下“以整车企业为龙头”的战略方向。开沃集团率先落子,新建了年产2万辆大中型新能源客车的新工厂,成为新能源大道上首个新能源汽车项目。2014年投产后,该公司当年销售收入较上一年增长4倍。十多年来,开沃集团先后三次扩建,沿新能源大道拓展了新能源重卡、零部件基地等,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独角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