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厦门氢能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力争到2027年实现规模化

2025-08-08 09:10 来源: 厦门日报

四通道电解池测试仪器、非贵金属催化剂、智能绿氢综合应用示范……走进位于翔安的嘉庚创新实验室一楼,映入眼帘的是满满的“氢元素”。展示墙上,氢能产业核心研发团队赫然在列。嘉庚创新实验室氢能示范项目负责人李水荣向记者一一介绍:“陶华冰副教授专注研究PEM电解水制氢,张秋根教授主要研究AEM电解水制氢,高小平博士主要研究ALK碱性电解水制氢……”

根据制取方式和碳排放量的不同,氢能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其中,以电解水制氢为代表的绿氢,基本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既清洁又高效。“绿氢,正是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的方向、厦门布局的重点。在绿氢制造方面,厦门电解水制氢装备技术全国领先。”李水荣说,嘉庚创新实验室孵化了3家公司,分别对应ALK(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AEM(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三种不同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集装箱大小的装备内部,纯水储存罐正在提供水源,层叠有致的电解槽不断有氢气生成,顺着连通的管道进入供氢设备……这是鹭岛氢能(厦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鹭岛氢能”)自主开发的高性能兆瓦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装备。

PEM制氢装备过往无法大规模商业生产,主要是因为膜电极上的催化剂依赖铱等贵金属材料,价格昂贵。铱的价格有多高?“铱的全球年产量只有7吨左右,一克价格可达到1200元。”李水荣说,既要减少氧化铱的用量,又要保障高性能,是PEM电解水制氢的关键。

嘉庚创新实验室PEM电解水制氢项目负责人、鹭岛氢能董事长陶华冰带领团队前后做了近千次试验,最终制出符合条件的催化剂,将膜电极材料上铱的用量降低了70%。2023年,鹭岛氢能PEM电解水制氢装备被国家能源局认定为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这意味着我国在该技术线路上实现全链条自主研发,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