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发现,AI互动、专属座椅、娱乐屏和小桌板正在成为儿童乘车出行的标配。
汽车“带娃”靠谱吗?
随着车企加紧争夺家庭出行市场,更多“儿童友好”“父母友好”的车型上市。《消费者报道》走访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门店发现,“奶爸神车”已经是现在汽车消费的新趋势,有销售人员表示有家长看车时对与儿童相关的功能配置非常关心。
不过,这些与儿童相关的功能配置究竟是否为汽车消费的刚需?又是否真的能帮家长减轻带娃的压力?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在接受《消费者报道》采访时表示:“汽车行业的儿童相关功能配置,确实会满足部分人群的需求,不过与此前的‘女性车’‘方盒子’类似,更多地只是一个营销策略,吸引特定群体购车,从而提升销量。”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指出,车内部分针对儿童的功能配置,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儿童的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位汽车工程师向《消费者报道》指出,车上的娱乐屏,本质上和日常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剧的屏幕没有太大区别,在车辆移动的过程中长时间观看屏幕,可能会造成儿童晕车,也会对儿童的视力带来不良影响。
对于目前车企争相营销的健康内饰材质,上述汽车工程师表示,以目前的汽车制造工艺来看,内饰用料很难做到完全没有化学物质的释放,他建议,消费者在刚提车后可以多打开车窗进行通风。
至于汽车搭载的消毒、杀菌功能,上述汽车工程师表示,多年前市面上销售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就已经有类似抑菌的功能,不过只是起到调节车内环境的作用,并不能实现车内完全无毒无菌,好的车厢环境还是要靠家长为孩子营造。
实际上,无论汽车针对儿童的功能配置如何变化,家长才是“儿童友好”的关键。
“我觉得对于儿童来说,先别看车上有什么功能,家长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才是最重要的,不使用或者错误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会导致儿童乘车非常危险。”张翔表示。
因此,在买车和用车的过程中,安全和使用体验永远是最高优先级。父母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给汽车,车企也不能为了营销而忽视家长和孩子的实际使用体验。毕竟,健康和安全才是家庭出行真正的刚需。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