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改装标准政策体系,创建改装零部件溯源平台,建设“研产供销服保金”全产业链协同生态,培育专业技师人才培养计划。记者接触的多位南京业内人士判断,系列政策一旦落地,汽车改装行业将从“灰色地带”走向规范化发展,为行业带来无限商机与发展潜能。
市场数据印证了行业潜力。据《央视财经》报道,202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53亿辆,为汽车改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2024年,汽车改装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近15%。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改装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增速有望超过汽车行业整体增速。
场景催化:车企主动布局“出厂改装”
在政策松绑与消费升级的双重催化下,汽车改装产业或将迎来从性能需求到场景需求的深度转型。
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方式的多样化追求以及自驾游市场的持续火爆,改装成为“旅行+”生态的核心环节。市民杨先生新近买了一辆越野车,一家人想去新疆自驾游。为了让自驾之旅更加安全、舒适,更换越野胎、加高底盘、加装车顶架都被纳入他的改装清单。在短视频平台上,“历时一个月打造的梦想房车”“记录房车改造全过程”“房车改造乐趣多”等相关内容的热度居高不下,不少消费者直呼被各种汽车产品和服务“种草”。
记者注意到,多家车企开始下场布局改装业务。比如,某汽车厂家推出官方量产潮改品牌,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个性改装方案、定制玩车服务。厂家内部人士透露,消费者自行对汽车改装后,要依法备案才能上路行驶,而原厂改装省略了这一过程。此外,厂家还计划2025年内在全国千城落地百家品牌店,每个门店都有独立的改装工坊,几十家定制中心则为用户提供购车、改车、玩车、社交、旅行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另有品牌则在产品设计初就预留了很多改装接口,满足后市场用户对于车辆各种改装的需求。
今年,吴凡已经将公司厂房面积扩充至2300平方米,不仅仅承接汽车改装,还包括基础养护、维修服务、清洁美容等后市场服务。当汽车从交通工具进化为生活空间,人们对未来出行的想象正被悄然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