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杨美玲 戚淑军 吕晓丽
新能源汽车再起波澜!日前,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5月13日,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这一消息将风雨飘摇中的哪吒汽车再度推上了风口浪尖。哪吒汽车要破产?造车新势力该何去何从?哪吒车主权益如何保障?
一时间,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和资本市场掀起惊涛骇浪,更是引发了消费者对哪吒汽车车主权益的种种担忧。新能源品牌加速洗牌,车企不断倒闭,谁为车主权益托底?
陷“被破产”传闻,哪吒汽车:并未申请破产
5月14日,“哪吒汽车被申请破产审查”的消息冲上热搜,原本就不平静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再起波澜,这一消息,这一消息也让50万哪吒汽车车主忧心忡忡。
哪吒汽车真的要破产了吗?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虽然困难重重,但哪吒汽车目前并没有申请破产。“是某广告公司向法院申请,并不是哪吒汽车申请破产。”该人士表示,目前他们内部并没有申请破产的相关事宜。
什么是“被申请破产审查”?业内人士表示:“被申请破产审查是指当债权人或其他相关利益方认为债务人(企业或个人)出现严重财务困境,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或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破产审查的申请后,法院对该申请进行的一系列审查活动。” “如果经审查认定债务人符合破产条件,法院会裁定受理破产申请,随后指定破产管理人,负责管理破产企业或个人的财产和事务,正式开启破产程序。如果不符合破产条件,法院则会裁定不予受理。”
这也就是说,哪吒汽车能否进入破产程序,目前没有定论。
行业洗牌加速,新能源汽车进入“淘汰赛”
哪吒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一度以“黑马”之姿广受关注。据报道,2022年,凭借哪吒V、哪吒UPro等低价车型,哪吒汽车以15.2万辆的交付量力压“蔚小理”,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然而,短短三年,哪吒汽车便从巅峰坠入谷底。2024年,其销量腰斩至6.45万辆;到了2025年1月,国内交付量仅110辆,同比暴跌97.76%,几乎陷入停摆。伴随销量崩塌的,还有一系列严重问题,各种“倒闭”“破产”传闻不时传出。
哪吒汽车的困境折射出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残酷竞争。一方面,头部企业如比亚迪、特斯拉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持续抢占市场;另一方面,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进一步挤压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
行业现状显示,尽管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40%,但盈利难题始终困扰多数车企。除少数头部企业外,大部分新势力品牌仍处于亏损状态,依赖资本输血。随着补贴退坡、消费者需求趋理性,行业已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将面临出局风险。
新能源车快速进入千家万户的同时,行业淘汰赛早已打响。拜腾、天际、博郡、奇点、自游家等都已经倒下,威马、高合、极越也是步其后尘。未来几年间,中国会有更多的车企关停倒闭,无论是长安汽车朱华荣、吉利汽车李书福、奇瑞汽车尹同跃,还是华为余承东、理想汽车李想……多位业内大佬都给出了未来中国汽车竞争最终的胜出者只有5家左右的预测。
被破产的哪吒,不是第一个,相信也不是最后一个。
车企倒闭,消费者权益谁来托底?
车企动荡背后,最受关注的还是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企业破产,车辆售后维修、软件升级、质保承诺等如何兑现?在燃油车时代,车企退出市场后,售后服务一般会由背后的集团、集团旗下其它品牌或者中方合作伙伴接管,车主权益还能有所保障。
但在新能源车时代,车企倒闭后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尤其那些造车新势力品牌。原因更多在于,三电系统包括智能化软件的加持,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维修门槛提高,普通汽车修理厂或者没有厂家授权的4S店,几乎没有办法维修。而且目前国内尚未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退出机制,不少车主可能面临"售后无门"的困境。
有法律专家建议,消费者购车时应优先选择具备长期服务能力的品牌,同时呼吁行业建立"保证金制度"或第三方托管机制,以保障车主权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也表示,正推动形成行业自律规范,要求企业对用户承诺终身负责。
哪吒汽车无论破产与否,都为行业敲响警钟。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唯有技术、资金、服务全方位领先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在行业变革中规避风险,将成为购车时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