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形停车位先将车滑过欲停车格,与前方车格内的静置车辆平行对齐,接着右打方向盘,当两车角度在45°后,观察并回正方向盘慢慢后退。过程中注意控制车速,不要受后车催促影响而慌乱。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一段时间来,有市民发现在我市的部分公共停车场或停车位,出现了新能源车难以停放或停放时太挤的问题。记者实地走访我市商场、小区、立体停车楼,发现随着新能源车的车身尺寸日益“发福”,停车难问题愈发凸显。
地点:轮渡公交总站附近的立体停车场
四个轮子几乎贴着停车位边缘
市场上的大尺寸新能源车越来越多,以华为问界、理想、蔚来为例,中大型SUV的车身长度能达到5米至5.3米,宽度近2米。而标准车位宽度在2.2米-2.5米,机械式车位宽2.25米-2.3米,长度均为5米左右。
为了验证这些车辆是否能顺利停放进一些特殊车位,记者驾驶一辆车长5米、车宽2米、车高1.7米的蔚来SUV进行实测。
13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位于轮渡附近的海光大厦停车楼,现场保安介绍,停车楼允许宽度5米左右的SUV进出,但记者尝试进场时,发现车身和停车楼的坡道距离仅为10厘米左右,可能出现剐蹭,只好倒车退出。
随后记者驾车来到湖里华美空间的立体停车楼,保安告知记者,由于自动停车机械的最大承载车辆尺寸为长5.3米、宽1.95米、高1.55米,记者驾驶的车辆尺寸已经超出,无法停放。“有些新能源车尺寸合格,但车辆较重也不能停进停车楼。”保安说。
如今,不少停车场推出立体停车服务。记者在轮渡公交总站附近的立体停车场停放时,车辆的四个轮子几乎贴着停车位的边缘,甚至出现了车胎压边的情况。记者下车后用卷尺确认车位宽度约2.2米。“我开的SUV长度接近5.4米,停进这种立体停车位很吃力。”在现场,另一位车主张先生因为车辆尺寸原因,只能去其他停车场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