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亚迪展台,一台展车正通过其上月发布的“兆瓦闪充”系统补能。据展台技术人员介绍,这项基于1000V全域高压架构和10C倍率电池的技术,可在5分钟内补充407公里续航,补能体验几乎与燃油车加油速度相当。
新能源车补能效率提升备受消费市场关注。吴博峰/摄
事实上,补能体验的提升与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相关技术发展有直接关系。在本届车展上,宁德时代发布了3款新产品。其中,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是兼具800公里续航和峰值12C充电能力的磷酸铁锂电池,与目前市场上量产的主流4C快充相比,效率提升300%,充电速度可达到30秒75公里(即一秒2.5公里),大幅缩短新能源车主补能等待时间。
从功能配置到场景体验
车企的全面布局离不开消费群体的变迁以及对应而来的需求变化。当前,随着年轻消费群体日渐成为汽车购买主力军,消费市场对于车辆产品功能的使用需求也悄然发生变化。记者在车展现场走访发现,不少年轻消费者购车目光从偏爱配置拉满的功能比拼转向考虑更加个性化、场景化的用车体验,Z世代消费者的入场为车圈增添了一份年轻气息。
在车展现场,特意从外地前来参观的消费者李非表示:“原来购车往往以配置功能为主要考虑因素,而未来购车重心会将乘员用车体验放在首位,希望能在旅途中享受到别样乐趣。”
智能座舱吸引多位消费者前来体验。吴博峰/摄
智能座舱作为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备受关注,AI大模型成为其核心驱动力。车企们利用AI技术实现了智能座舱的质的飞跃,通过分析用户的各种数据,如驾驶习惯、音乐偏好等,为用户打造个性化的座舱环境。
例如,科大讯飞携多款Demo car、客户量产车型及解决方案亮相,展示AI大模型在智能座舱、智慧声场、车企数智化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在车展现场,星火智能座舱Demo car展示了丰富智能体应用,如影视智能体化身“追剧搭子”、赛事智能体为NBA球迷“量身定制”、新闻智能体每天24小时不间断更新等,为用户带来便捷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