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2025新能源汽车电安全技术发布暨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5-04-23 15:10 来源: 海外网

基于从整车、系统到零部件的全方位验证实践和研究总结,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发布了业内首个聚焦电安全的《新能源汽车电安全技术年度报告(2025)》。报告中系统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技术发展趋势及导致电安全频发的主要原因,介绍了包括“充电、电磁、功能、高压、电池、消防”六个维度的NESTA电安全技术验证体系,为企业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报告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部分新技术没有得到充分验证就已经量产上车,为行业发展留下了潜在安全风险隐患。未来NESTA技术验证体系将进一步紧跟行业前沿技术,拓展测试项目及用户场景,推动提升测试规范与标准法规的协调性。

深挖细分领域技术细节 完善电安全技术验证体系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与测试验证技术的进步,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针对电磁安全、充电安全与品质、热管理品质等专项领域,发布了“汽车电磁防护技术验证(EMTA)”、“新能源汽车充放电技术验证(CCTA)、“高品质充放电技术验证(Premium Charge)”、“高品质热管理系统技术验证(PITMS)”等验证品牌。

在新能源汽车电磁抗扰方面,我国道路电磁环境复杂程度远超欧美现行标准,存在超100种复杂电磁场景,复合场强高达140V/m,远超行业标准的30V/m。同时,“电磁辐射恐慌”等焦虑现象反映了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电磁安全关切。汽车电磁防护技术验证(EMTA)以“智慧、安全、健康”为核心关注,构建了覆盖辅助驾驶电磁安全、整车电磁畅行、人体电磁健康三大维度的技术验证体系,直击行业痛点,通过精准的场景化验证,保障车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磁安全。

在充电方面,当前行业内充电技术迭代快,充电桩种类繁多,提升充电效率与安全性需要整车与桩企的共同努力。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面向整车企业及桩企推出CCTA及Premium Charge两套验证品牌,覆盖从基本的安全性、兼容性到极限 充电等不同维度评价级别,为不同目标市场的产品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