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一场新品发布会后,宁德时代市值破万亿!纳新电池年底可量产,或改写行业格局

2025-04-22 20:46 来源: 时代财经

墨柯表示,“无负极技术的难点主要在两方面:1、负极集流体表面需要进行处理,因为正极的钠离子过来之后,需要有较高的沉积效率,也要有较好的均匀性,这是有难度的;2、正极材料的钠离子需要足够多,这样才能够有一部分在负极集流体上沉积。”

根据宁德时代资料,“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不再使用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让元素以金属的形式沉积在集流体上,实现能量密度的跃升,让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在同样的电池包空间内配置更多的电量。

“营收最晚能在三季度与销量同步增长”

宁德时代之所以迅速推出数款新品及对应技术,与当下锂电行业格局变化相关。

据2024年年报,宁德时代的锂离子电池销量达到475GWh,同比增长21.79%。其中,动力电池销量达到381GWh,同比增长18.85%;储能电池系统销量达到93GWh,同比增长34.32%。

动力电池业务虽然是宁德时代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近两年的收入结构已经出现变化,储能电池业务占比提升,动力电池业务占比下滑。而在总体营收上,对比2023年的营业收入,2024年宁德时代出现了超9%的降幅。

尽管宁德时代在一众动力电池企业内稳居榜首,但下滑的营收增速并不是一个良好信号,特别是在销量依然增长的态势下。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7.05亿元,同比增长6.18%;实现归母净利润139.63亿元,同比增长32.8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8.29亿元,同比增长27.92%。

一位长期跟踪宁德时代的私募基金人士告诉时代财经,一季度的业绩增长主要由销售增长推动,受限于原材料降价带动产品降价因素,营收的总体增长情况未能与销量同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