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海云
在中国重汽,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是孩子视频通话里温柔应答的母亲,是年夜饭餐桌上最后落座的女儿,是丈夫手机相册里身着工装合影的妻子。
当发丝拢进安全帽,图纸在眼前铺开,她们是分秒必争的一线工匠,是反复求索的工程师,是不舍昼夜的营销先锋……她们以多元身份,在不同的岗位上闪闪发光。
她们用专业、坚韧与热爱,顶起了中国重汽的“半边天”,诠释了新时代女职工的担当与风采,在中国重汽迈向世界一流的征程中贡献了巾帼力量。
车轮上的巾帼印记
中国重汽的车轮滚滚向前,书写下无数“她”的故事。
新能源,是中国重汽向高端、智能、绿色转型,引领行业变革的重要领域,也是巾帼英雄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贾雪云,是中国重汽新能源商用车公司的“技术标兵”。负责新能源系统集成开发期间,她累计完成60余款智能高压配电箱开发工作。由她独立设计的智能高压配电箱,成功搭载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黄河氢燃料雪蜡车上,并在海外单边码头车上实现批量搭载,为行业和社会带来了智慧高效的解决方案。
在中国重汽的生产一线,同样活跃着无数奋进的巾帼英雄。林满,是中国重汽济南成型厂的一名铸造工,已在铸造岗位上耕耘了17年。在缸体芯、缸盖芯的生产线上,她所负责的修芯与组芯,是确保成型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对工艺精细度要求极高。她刻苦钻研、反复实验,制作更加高效的修芯工具,稳定了修芯与组芯质量,保证了产品品质,彰显了工匠精神。
中国重汽的“她”故事,还发生在更远的地方。刘超,是中国重汽安哥拉地区的一名销售经理。去年,她累计驻外时间长达317天,足迹遍布洛比托、本格拉、鲁本固、马兰热、绍里木等安哥拉城市。她挨家挨户上门拜访,向当地人耐心讲解中国重卡的优势,收获了一批忠实客户,拿下500余台订单,不仅促进了中国重汽当地业务的发展,也让更多人认识和信赖中国制造、中国品牌。
最“能打”的女团
Women,也是“我们”。在中国重汽,还有许多充满智慧与激情的女性团队。她们携手并进,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思维和不输须眉的奋斗,为中国重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