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蹄疾步稳 “电动贵州”走向纵深

2025-02-10 11:14 来源: 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石琳婕) “加快建设‘电动贵州’,建成贵阳弗迪电池二期项目、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贵州基地,新能源电池产能达38GWh;吉利新车型产销两旺,长江电动重卡实现本地化生产,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0万辆……”

这是2025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贵州因地制宜构建“电动贵州”产业生态圈的小切片,也是贵州抢占新能源汽车新高地的生动缩影。

奇瑞(贵州)产业基地

业界一个普遍观点认为,汽车产业的未来,“上半场”是轻量化与新材料,“下半场”则是材料、电池与新能源汽车整车的全产业链发展。那风口之下,贵州如何竞速?

围绕新能源汽车“整车+配套”,构建“链主+链条”产业体系,优化“动力+储能”电池双赛道布局和全链条循环发展,延链建设“电动贵州”,贵州已形成“矿石—材料—电池—整车”全产业链发展生态。

“上半场”里,贵州磷、煤、氟等产业深度耦合,有色、化工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30%;汇成新材料也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用硫酸锰、电池用四氧化三锰、球形锰酸锂等原料制造商;

“下半场”里,贵州将继续支持宁德时代、中伟、裕能、比亚迪等龙头企业贵州项目加快释放产能、扩量增产,推动吉利贵阳基地、奇瑞(贵州)产业基地扩大整车生产规模,布局发展一批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量,使其突破至25万辆,推动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0%以上。

从零起步,持续下探,“电动贵州”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进展。记者调查发现,“用”“群”“全”三个关键词透视出贵州新能源汽车蹄疾步稳,“电动贵州”走向纵深的密码。

“用”:以好用优势激发产业内生动力

“在贵州投资生产制造基地,离不开贵州的政策引领和资源、产业链优势。”2023年10月27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贵安新区出席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投产仪式时说。

1 2 3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