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蹄疾步稳 “电动贵州”走向纵深

2025-02-10 11:14 来源: 多彩贵州网

“群”:以集群发展开启新能源汽车建设大门

战略定力不等于僵化不变。新产业常常伴随着新问题,新赛道必然需要新规则。

具体到新能源汽车领域,如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如何满足日益多元的企业诉求?

答案惟有走集群发展之路。

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成功签约,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宏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贵安新区新能源储能PACK生产及充电桩制造项目成功签约、中科华联(贵安蓝科途)高性能锂电池隔膜及在线涂覆一体化项目落户贵安;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贵州黔南高新区投资建设企业首个大型独立的前驱体项目;

中伟股份、振华新材、安达科技为代表的贵州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在贵州布局形成良好协同互补效应,上、中、下游形成耦合之势。

……

一个个“新”产业接踵而至,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为贵州省新能源汽车发展、深入推进“电动贵州”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电子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3%,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6.2%,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6.0%,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0倍。

“全”:以全产业链条锻造全领域优势

眼下,磷化集团一体化项目、比亚迪电池贵阳基地、宁德时代贵安基地、奇瑞及吉利汽车等上下游紧密衔接,“电动贵州”的实物支撑、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与此同时,以吉利银河E5为代表的乘用车、以“贵州牌”为代表的商用车加快发展,产品谱系逐步丰富,为广大用户提供多元化选择。

不难看出,在贵州的“造车版图”中,分工合作的格局已然加速形成,贯通了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制造装备、整车等关键环节,产业链的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基本建立。

吉利汽车贵阳制造基地

以全产业链条锻造全领域优势。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贵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本、效率、发展模式和创新能力,在每一个环节实现优势集成,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攀升。

从“身在闹市无人问”到“一朝成名天下知”,这背后是产品的日益丰富、使用环境的持续改善。贵州坚持打通市场端带动生产端,去年以来,先后举办全省新能源货车产销对接会、能源领域电动重卡推进会,支持整车企业赴各市(州)举办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对接会,鼓励公务用车、公共领域、个人用户等选购使用新能源汽车。同时,贵州支持煤矿、非煤矿山、燃煤电厂等领域推广应用电动重卡,2024年前10个月全省新增电动重卡617辆,助力激发绿色新动能。

翰凯斯“城市机器人”系列产品

站在全产业链基础上,贵州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技术加速融合,加大力度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将实现新的跃升,给“电动贵州”也带来了无限可能!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李蓓

上一页 1 2 3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