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此逻辑推算,问题的矛盾点又回到小米汽车本身。比如车辆MCU调校能力,也可以类比为电脑的主板和BIOS调校出了问题。如此,也就怪不到芯片本身上来。但在所谓下结论之前,另一个案例,也许可以提供更多参考。特斯拉前车之鉴,“病根”在性能太激进?
早在2022年,特斯拉就一次性在国内备案了涉及超过12.7万辆Model3车型的召回计划。覆盖了从2019年初,至2022年初的部分进口,以及国产相关车型。彼时特斯拉给出的原因是,车辆后电机逆变器功率半导体元件,可能存在微小的制造差异,造成逆变器不能正常控制电流,可能造成车辆无法启动,或在行驶时失去动力。该解释直指后电机部分,彼时特斯拉的后电机就是率先采用了SiC碳化硅芯片,而前电机则是采用常规的IGBT半导体元件。所以,特斯拉当年虽未明说,但业内还是将矛头指向SiC碳化硅芯片的一致性问题。
有意思的是,这一轮小米汽车身上涉及的英飞凌,正是与意法半导体一起,作为特斯拉SiC碳化硅半导体供应商的两大巨头之一。当然,这也同样不意味着要把矛头指回英飞凌一家。当年没把这件事捋清楚,很大程度上也是受限于彼时全球半导体材料产能困难。显然不是特斯拉与供应商之间互相推锅的时候。但时至今日,如果还浮现出相关安全隐患的端倪,那就不得不把事情掰扯清楚。
最简单的逻辑,通过反向控制变量思路。既然驱动系统芯片供应商、电压平台等,在两个“案例”中,都非固定值。再刨去小米与特斯拉,相互时隔2年多,在MCU调校上,犯下类似错误的可能性。剩下两者的共同点,其实就是用上SiC材料的驱动电机。再具体一点,特斯拉与小米,在事件曝光的时间段,都是超高转速电机的行业佼佼者。如此推算下来,大约可以概括为,超高转速电机+SiC碳化硅芯片=不稳定,这样一个粗略的方程式。我们还可以再往下拆解一步,在直流电机以及相对固定电压背景下,高转速工况也就可以等同于高电流需求。那么,最终的答案就应该是,超高转速(超高电流)+SiC碳化硅芯片=不稳定。OTA能缓解,根除还要等供应商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