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加速布局的步履不停,越发贴近人们的生产生活。每一款产品的投用,都意味着成都氢能应用场景的一次拓展,也是企业加速氢能商用化产业进程的一次探索。
从地面到低空 给重卡、无人机装上氢电池
成都造氢能卡车行驶在市内支线和城际干线上。
载着家具及相关板材等货物,氢能重卡奔驰在新都和彭州之间,年度行驶里程近10万公里;装着啤酒,“新都-九龙坡”往返700公里的高速直达干线上,49吨级氢能重型卡车满载往返运营,贯通了成渝氢走廊。
半年前,中粮可口可乐的四川仓库内,搬运货物的叉车装上了氢燃料电池系统,完成了与传统内燃机叉车的更替。一年前,首批30台搭载氢能燃料电池系统的“熊猫”公交车在成都投用,为乘客带来零碳出行体验……
不止于此。除了地面,氢能还飞向了低空。
与传统电动和油动系统相比,氢燃料电池系统具有能量密度高、零排放、低振动、易于维护的特点,能进一步推动工业无人机绿色发展。“CW-25H氢动力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系统续航时间可达330分钟,最大航程可达500千米。适合长距离、大面积巡检或测绘任务,在住建、国土、环保、水利等领域实现了更高效、更智能的服务。”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利光告诉记者,这款无人机已经远销海外,得到了众多国际用户的认可和广泛应用。
燃料电池系统是氢动力无人机的心脏,也是氢能应用场景多元化的关键。
“不同型号的氢燃料电池系统能提供2千瓦到200千瓦不等的功率,可以适配不同的产品。”企业展厅内,成都新研氢能副总经理赵营介绍着大小各异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它们能够适配于无人机、叉车,有的专为公交车、卡车、应急电源供能。“年初,氢燃料电池移动应急电源落户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赵营举例说,“这一氢能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和新模式落地,是电网与氢能产业链的示范,促进氢能与电能的互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