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驾驶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井盖、深坑等“伤车”路面。事实上,在你的爱车上市前,它的测试版本已在各种复杂路面上进行过测试。
在海南汽车试验场里,一条9公里的强化坏路涵盖了我国现存的各种典型道路:井盖路、石板路、鱼鳞坑路、搓板路、条石路、陡坡路、鹅卵石路……这些路面是根据国内各种路面统计测量资料,用计算机设计模拟修筑的。在海南汽车试验场里,每台进行可靠性试验的车辆都需要在环路上行驶3万公里以上,以全面考核汽车的各总成及零部件。
让自动驾驶更“聪明”
夏日的午后,气温逼近40℃。在海南汽车试验场的测试场内,新智开发部经理张凯正与团队测试一辆自动驾驶汽车的高级巡航系统协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性能指标。
按我国实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驾驶自动化分成L0至L5级,分别为驾驶辅助、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作为全国唯一具有“三高一多”(高温、高湿、高腐蚀、多雨)气候特点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海南汽车试验场可以满足各级别自动驾驶测试需求。
在测试现场,自动驾驶机器人控制车辆按照规定的不同车速正常行驶,试验车辆前方的仿真假人目标物以纵向或者横向行走干扰车辆前行。正常情况下,车辆系统会识别到目标物并及时做出制动或避让动作。这需要工程师们布置多种复杂真实的危险场景,并开展重复性测试才能验证车辆识别及执行功能的可靠性。
“我们要反复测试,调整试验车辆参数,完成一辆车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研发测试就要大约两个月的时间。”豆大的汗珠从张凯的鬓角滑下,他的衣服早已湿透。
在空旷的车道上,规则的障碍物易于识别,如果进入复杂场景,车辆如何作出判断?记者跟随张凯感受测试“路演”,汽车驶入一条两边长着茂密树木的林荫路。“这是高温、高湿地区智能网联汽车容易出问题的一种典型场景。”张凯解释道,植被在地面上形成不同形状的阴影,这些阴影偶尔会被汽车误判为障碍物;随风摆动的树枝也可能会被汽车误判为运动的行人;海南高照度的强光可能会使摄像头“失明”,导致摄像头识别不到目标物。除此之外,突然的降雨、掉落的树叶、飞来的蚊虫等都会对车辆行驶产生影响。在进行测试时,张凯团队会反复让汽车驶入林荫路,以找出汽车识别功能的缺陷和不足,并与研发单位一起改进调整,增强车辆的学习判断能力。
如何让测试更加精准?在封闭测试区里,与测试相关的元素都会被监控。随处可见的高清摄像机、5G路侧单元、车载OBU等设备,负责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路面设施等的位置和运动情况进行精准监测,并通过网络将信息传输至“大脑”——智能网联汽车监控中心。
张凯介绍,海南汽车试验场设置了多个软件平台,包括智能网联汽车监控平台、Al数据标注平台等,并搭建了隧道、绿植覆盖路段、光照试验场地、结露试验室等特殊场景,以促进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功能的开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