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工业报
专家 观点
新质生产力促进摩托车产业转型 ■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 (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 郭凌崧
2023年,我国摩托车行业保持着总体稳定向好态势。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统计,2023年全国摩托车行业共完成摩托车产销1941.6万辆和1899.1万辆,同比下降8.8%和11.3%,全年产销量降幅收窄。从近几年全行业产销量趋势来看,总体仍呈下行趋势。
“禁限摩”政策的价值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来看,多数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左右、社会开始全面工业化时,摩托车将逐渐被多种交通出行方式所取代,开始从工具转向玩具、从C位走向了边缘。这几乎在所有发达国家都体验过的规律也正在我国重演,我国摩托车行业目前正这个急剧变化的特定时期。因此从某种角度看,“禁限摩”政策的实施其实只是大幅提前和加速了摩托车行业生存环境恶化的进程罢了。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目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到65%,35%的农村人口中,老幼妇等留守人员的占比较大,摩托车的消费能力总体偏低,导致农村已经很难再成为摩托车产业的蓄能器。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导致的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超过3.76亿,十年间增长了近70%。而流动人口中,摩托车的消费意愿相对较低且消费心理的变化使得传统用户群逐渐缩减,也促使通路类摩托车走向萎缩。
摩托车的主要消费对象是中青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的降低,我国人口将出现 “未富先老”的尴尬局面,未来的摩托车内销市场整体逐年下降并低位徘徊的局面几乎在所难免。目前国内不少地区开始把开展摩托运动 “从娃娃抓起”——开设多种兴趣班、培训课,向少年儿童普及摩托车知识和摩托车运动,在培养孩子们勇敢顽强、直面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中国摩托车的希望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