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3圈赛道热衰减撞墙,飞度都能行,小米SU7为啥没做到?

2024-04-15 16:09 来源: 卡卡爱汽车

而这种设计,是出于提高能效、减少重量考虑。由于动能回收效率的提升,大部分制动工作可以由电动机完成,因此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就取消了,还进一步减轻了赛车的重量。而这只是一个解决思路,完全照搬上民用车法规不可行、成本不可行。

比较接近的例子,是新款保时捷Taycan。这台车是在用上碳陶刹车盘(前420mm后410mm规格)的前提下,把最大的动能回收功率调到了400kW。在有了这套动能回收系统之后,当车辆需要减速时,动能回收系统可以首先介入,通过调整电机的工作状态来减缓车速;然后,才是传统的刹车系统介入来补强制动效果,从而降低了传统刹车热衰减的风险。

简单理解就是高性能电动车,需要两套刹车系统,一套是电机的拖拽制动、一套是高性能的传统制动系统。同理,iONIQ5N也是这么设计的,一套高性能动能回收系统+碳陶刹车盘制动系统,下赛道没问题。

另外一个层面,也是需要一套材质更好的刹车盘。小米SU7的应该就是普通铁质的刹车盘,只不过增加了打孔处理,来增加散热效果,缺点除了材质之外,还有尺寸偏小散热面积比较局限。如果换成碳陶刹车盘的话,会对热衰减有明显的帮助,最起码摩擦系数稳定不会因为高温而降低制动效果,这一点是传统金属刹车盘比不了的。

想下赛道,现阶段电车应该具备什么前提?

轻量化这种概念先不聊了,短期内无望,包括保时捷电车也解决不了,电池包一上车聊轻量化就是耍流氓。于是,抵抗刹车的热衰减就成了唯一突破口,接下来的性能电车风口将会必不可少的两个配置,第一是竞技动能回收、第二是高性能刹车盘(要么碳陶的,要么把刹车盘尺寸做大点)是以后电动车赛道驾驶必备技术。

然后还有,最好别再用DPBtwo-box刹车了,虚拟的脚感对制动系统的感知非常弱;上面提到的两个高性能电车,用的都是ibooster刹车,还是有推杆链接结构的,唯一弊端是做智能驾驶整合会比DPBtwo-box难一些。

莫非之后的电车,性能、智能智能二选一?

上一页 1 2 3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