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焊接“点”上的大模型之舞

2024-04-02 13:40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焊接往往发生在复杂的环境里,例如高温、高湿、高尘、狭小空间等。这些环境条件可能对传感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降低焊缝跟踪技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不同的焊接任务可能涉及多种类型的焊缝,包括角焊缝、对接焊缝、横焊缝等。每种焊缝的形状和特点都不相同,这也给焊缝跟踪技术带来了挑战。

据行业专家分析,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切割焊接过程中的钢材浪费率多出近10%。核算下来大概一年浪费的钢材达到3000万吨,价值约1500亿元,相当于宝钢一年的产量。

相较之下,发达国家的焊接生产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水平很高,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焊接工作量的80%。而在我国,自动化焊接比例仅占到不足30%。因此,焊接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企业一定是从一个‘点’上去开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华工科技抓住的这个‘点’就是焊缝识别,用大模型技术去提升焊接效率。通过让技术走上产线,去应用、去迭代,让企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好处,未来才有可能开出更多的‘花’来,逐步把大模型的能力复制到产业生产的全链条上去。”彭骏表示。

据介绍,华工科技正在自上而下地推动各个业务板块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结合实际业务需求寻找可能的结合点,已经在做一些探索和研究,同时也在加强与外部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在具体的工业场景中,聚焦机器视觉、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突破。

“激光焊接是智能制造的一个关键技术,而在激光焊接过程中,焊缝的智能识别、跟踪和检测技术非常重要。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个小小的‘点’,希望能够‘以点及面’找到更多AI大模型的应用场景。未来我们还将在AI视觉、机器人等领域进行更多探索。”华工科技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夏勇表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