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交通部副部长卡洛斯·爱德华多·恩里克斯·凯塞多表示,哥伦比亚政府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号召,以最大诚意兑现减碳承诺,通过政策调节推动电动汽车在国内大规模投入使用。他说:“实现汽车新能源化转型会在短时间内提高政府执政各项成本,但从长远来看,投资能源转型将会在未来带来可观收益。全球携手推进世界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中国正在持续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国际合作。中欧汽车产业共探新能源转型之路:在法国北部上法兰西大区正在建设中的“电池谷”,中国敏实集团与法国雷诺集团于2023年联合投资的两条电池盒生产线已启动生产,合资公司正在加紧为雷诺新款电动汽车生产电池盒。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首席执行官迈克·霍斯日前表示,英国消费者对于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尤其是电动汽车品牌进入英国市场持开放态度。挪威近年来陆续出台一系列举措,从销售、行驶、停车、充电等各个环节为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提供优惠措施,吸引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多地新能源汽车企业纷至沓来。在奥斯陆,不时能看到红旗、蔚来、名爵、比亚迪等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行驶在路上;在第二大城市卑尔根和北极圈内的希尔克内斯,都有宇通新能源客车的身影;在货运汽车领域,上汽大通成为挪威保有量最大的新能源小货车品牌;在北欧知名度最高的自行车赛事之一——北极自行车锦标赛上,小鹏汽车成为首个赞助这一赛事的中国汽车品牌。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走向海外,中国车企从过去单纯的产品出海加速向技术出海、产业链出海转变,对推动各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发挥更大作用。
泰国机场公司和中国汽车品牌广汽埃安合作,自2024年1月起在素万那普机场引入电动出租车服务,打造绿色出行机场。
柬埔寨工业和科技创新部国务秘书波索万烈谈道,在柬埔寨,电动汽车知识的民众普及率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与电动汽车技术也难以达到实际投入使用的水平。当前,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正在东南亚地区配置力量,助力当地交通脱碳转型。柬埔寨愿与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深化合作,抓住能源转型新机遇。
“电动汽车未来还有更广阔的技术发展空间,可以更好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首先,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我们不仅要关心动力电池的续航里程问题,也要放眼电池生命的全周期,提升回收及处理能力。第二,实现对于电机驱动等其他零部件使用状态的实时健康监测,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减少冗余的工业设计,使制造成本与碳排放量协同下降。第三,对于电网与车辆而言,快速充电技术的革新是一项技术挑战,如何打造高效安全的充电模式是电动汽车领域需要不断攻关的重要课题。”宁圃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