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
造假手段五花八门作弊行为愈加隐蔽 “天地车人一体化监管系统”精准识别自动推送
广东公布机动车排放检验造假典型案例
图为执法人员调查取证。 郑秀亮供图
◆本报见习记者 郑秀亮
记者近日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了解到,广东省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工作,通过严厉打击伪造机动车排放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等违法行为,营造机动车排放检验行业良好氛围。2023年,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共立案查处78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对已结案的56家机构罚款合计550万元,另外22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案件正在审理中。
为督促检验机构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营造机动车排放检验行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2023年度部分典型违法案例。
■案例一
使用OBD系统模拟器
2023年6月6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海珠分局会同公安部门、广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开展跨区联合交叉执法,检查发现,广州市芳村机动车检测服务中心在机动车检测的过程中涉嫌使用车载诊断(OBD)系统模拟器。模拟器可生成虚假的车辆工况数据,使OBD系统存在故障的车辆也可顺利进入下一步检测流程。经过多轮现场检查和提审询问,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海珠分局最终认定,案涉单位未认真履行审核职责,未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开展车辆检测,在OBD系统检查数据异常的情况下仍出具合格的检测报告,此类报告共计16份。
2023年8月23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对当事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款45万元。
案件查办过程中,生态环境部门采取了非现场执法手段,通过线上监管和线下执法的有机结合,精准锁定违法问题,准确固定现场证据,提升了执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