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
使用替代车辆进行检测
2023年2月,梅州市生态环境局会同梅县分局对梅州市新柯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这家公司检测站汽油车尾气检测线连接了3条尾气取样软管,其中一条埋于地下并延伸至围墙外的一辆黑色汽油车旁边,软管上带有尾气取样探头。通过查询此公司检测站近期车辆检测原始数据记录台账发现,存在7辆车检测过程异常的情况,检测原始数据记录与出具的车辆尾气排放检验报告不一致。
2023年4月,梅州市生态环境局依法对该公司使用替代管路出具机动车尾气检测虚假报告的行为罚款10.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400元。
■巧妙应对
科技赋能精准识破自动推送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四级调研员王顺强告诉记者,汽车排放检验与强制维修制度(简称I/M制度)的实施,可使超标车辆得到有效的筛查和维修治理,确保在用汽车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减轻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在用汽车达标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从事汽车定期排放检验的机构作弊,出具虚假的排放检验报告,使排放不合格的汽车也通过定期排放检验,那么I/M制度将形同虚设,这些排放不合格的汽车将长期超标排放,造成空气污染。
“目前,很多作弊行为都非常隐蔽。例如,有些机构会提前布设三通管道,在机动车检测时通过注入空气稀释浓度;有的机构通过给信息系统植入作弊软件,人工往往难以发现。”王顺强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些难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向科技借力,2022年建设完善“天地车人一体化监管系统”。
“天地车人一体化监管系统”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模型,能够自动识别检测机构数据异常问题。例如,有些机构出具的数据非常低,已经超出设备检测范围,就明显有问题;有些机构异地车检测数量非常大,很可能有猫腻;系统识别到的一些黑烟车,在检测机构却显示检测结果合格,也存在嫌疑……类似的问题,系统都会推送到生态环境部门,为执法人员提供线索,做到精准打击。
此外,广东省生态环境厅通过印发检查工作指南、加强业务培训、强化帮扶指导等措施,提升相关机构自觉守法意识,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