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推 补齐短板
我市将在企业培育、产业创新、集群打造、产业融合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大支持力度
目前,重庆发展高端摩托产业步稳蹄疾、亮点颇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参照国际顶尖品牌,重庆相关板块尚有很大潜力可挖。
“过去,摩托车只是代步工具,许多品牌长期走低价值路线,针对运动、休闲、娱乐方面的高端消费市场,在产品理解、设计、用户需求把握以及商业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还有不足。”黎军坦言。
力帆相关人士指出,相比外资企业的高端摩托,国产摩托在品牌影响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渠道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例如在大排量发动机方面,大排量曲轴轴瓦、连杆瓦的设计、发动机水套水循环系统设计、整车流场分析等技术上,国产品牌还需要“补课”。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对高端摩托的需求尚未完全释放,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任度仍有待提高。
“除了推动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数智化升级,积极整合产学研资源,我们还应该加大对摩托车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持。”宗申相关人士建议,重庆要加大外地优质供应资源的引进、本地潜力供应资源的培育;针对产品及技术研发,进一步优化支持政策;针对制造升级、5G应用项目投入,应持续提供社保支持与减免优惠;进一步加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相关协助和政策支持。
黎军则呼吁取消禁限摩政策和摩托车消费税。他建议尽快规范电动摩托车市场,“现在市面上的两轮车,到底哪些属于助力车,哪些是摩托车?这些产品界定需要明确。”
针对上述问题,重庆已有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