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生产摩托车562万辆,实现产值862亿元;产值同比增长12.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本地产高端摩托产品的热销,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比起一辆普通摩托车数千元的平均单价,250cc以上排量摩托车的平均单价可达1万多乃至数万元。价格和利润上的巨大差别,背后牵连到一个本土产业未来的命运。
市经信委相关人士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摩托车产业向中大排量、电动化方向发展,摩托车逐步从代步工具向消费娱乐产品转型,是大趋势。重庆要发展好摩托车这一制造业支柱产业,必须围绕高端摩托车产业做好文章。
实际上,我市主要的摩企,都是实施产业高端化的受益者。比如宗申近年来打造上市了RT3、RT2、ES5等多款优质产品,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力帆旗下高端品牌派方一推出便受到市场追捧。
在黎军看来,发展大排量高端摩托给企业带来了更强的盈利能力,使得企业能够引入和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持续推进技术、供应链和质量的整体提升,这对企业而言生死攸关。
正是看到其中关键,今年年初,《重庆市高端摩托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正式出台,该计划明确提出:
到2027年,全市摩托车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年产量突破800万辆(出口500万辆);其中250cc及以上中大排量25万辆,电动摩托车400万辆。力争培育4家年产50万辆以上的摩托车龙头企业,打造2个国际知名品牌,关键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达到80%,摩托车产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至5%,打造一个高端摩托车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路径明确 开年发力
聚焦250cc及以上中大排量高端摩托车产品,多家摩企加快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力争新年“开门红”
市经信委相关人士介绍,按照上述行动计划,接下来我市将从优化摩托车产品体系、加快零部件产业补链强链、推进摩托车产业智能化发展等方面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