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年设计产能2万吨耐火材料生产线举例,在传统的耐火材料制造企业,需要40多名工人才能达到这样的设计产能,但瑞泰马钢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深度应用,目前只需大约10名工人就可以实现这样一个年设计产能的目标。”邵辉介绍,从原料供应、产品设计、生产流程到后续服务的可视化、全生命周期、全过程溯源的运营管理,透明工厂2.0版本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新增年产值2亿元,税收600万元。
像瑞泰马钢这样加强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的企业在雨山区还有很多,雨山区通过梯次推进“智改数转”、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升级,加快产业节能降碳,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制造业“秀外慧中“。
为企服务 扩大“朋友圈”
随着雨山经开区小视·人工智能谷产业园项目5#—14#厂房的10栋楼全面结构封顶,短短四个月时间,一栋栋厂房、总部研发办公楼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地面、拔节生长,这离不开项目方的积极投入,也离不开雨山区经开区“企业包保员”的跟进服务。
“在马鞍山投资建设人工智能谷产业园,是企业拓展安徽市场的重要举措,也是为打造小视科技上市后的产业闭环配套基地。”小视·人工智能谷产业园工程总监刘小亮介绍,小视·人工智能谷产业园项目由小视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是江苏省人工智能代表性企业,其以原创AI算法、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平台为核心能力,应用在城市、社区、园区、矿区、互联网等细分场景,为智慧视觉行业全场景生态服务商,获得了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等诸多称号。在2023年9月16日拿到施工许可证后,小视·人工智能谷产业园项目即刻破土施工。
据了解,小视·人工智能谷产业园计划用地190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投资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占地约80亩,将建设标准化智能智造厂房、生产研发办公中心及配套服务设施共4.5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