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改革报
□ 李宗品 张小宝
2023年以来,作为新能源发展关键支撑的储能业务炙手可热。同时,作为储能行业创新增长点的全固态电池受到了业界空前关注。“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成立大会暨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与会众多业界人士认为,全固态电池将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的关键制高点,预计2030年有望实现产业化。目前,日、韩、美、欧等国家和地区均已加速布局全固态电池,我国需加快技术攻关,继续保持全球动力电池领导者地位。
会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吉瓦时级锂电池储能、百兆瓦级液流电池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兆瓦级飞轮储能等技术陆续落地应用,固态电池以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特点已经成为多元化发展的技术路线之一,希望能强化产学研交流融合,不断促进新型储能技术进步。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2500万千瓦,较“十三五”增长超过2200万千瓦。
我国动力电池稳居世界第一
当前,我国在主流液态锂离子电池领域已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动力电池产业化规模迅速扩大。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387.7GWh,同比增长31.6%,持续稳居世界第一。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的企业中,我国企业占据了六席,市场份额超过60%。从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来看,2023年宁德时代以43.11%的市占率排名第一,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和国轩高科分别位列第二名、第五名。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锂离子电池已经到达极限,全固态电池将成为取代锂离子电池的“下一代电池”技术。“10年来,中国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倍,成本下降80%以上,电池产量也接近全球70%,值得骄傲和肯定,但目前电池行业也面临产能过剩、行业内卷。”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全固态电池是公认的下一代电池首选方案之一,被列入中国、美国、欧盟、日韩等主要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的关键制高点。据他介绍,在全球范围内,现阶段固态电池主要以全固态电池为主导,其中硫化物电解质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特点,以固液混合为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