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个中国汽车品牌扎堆俄罗斯、10余家中国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将在泰国、巴西等地建厂……中国汽车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去年中国更跃升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今年有望继续创下新的纪录。在此良好势头之下,中国车企纷纷登陆海外“新大陆”开启“外卷”模式,在新一年,造船、寻觅新航线;建厂、寻觅当地合作伙伴,也成为了中国车企最忙的事。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莉
●中国“大厂”钟情俄罗斯、泰国
在去年12月泰国曼谷举办的第40届泰国国际汽车博览会上,中国汽车品牌大出风头,尤其长安、比亚迪和广汽埃安成为焦点。在中国品牌的带动下,该车展的电动车订单首次超越燃油车。据不完全统计,泰国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品牌最热门的“出海”目的地。目前已经有长城、比亚迪、长安、广汽、哪吒、国轩高科、均胜电子等10余家中国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宣布或已经在泰国建厂,预估总投资额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其中广汽在EEC经济特区罗勇府的工厂第一期将于2024年7月建成,设计年产能为5万台。
“海外建厂,是汽车出口发展到一定规模必须要做的事。”业内人士认为,汽车出口意味着,不仅仅是做贸易,而是要融入当地市场的发展需求,解决就业和承担部分社会责任。从当前来看,泰国正为外国汽车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提供多渠道宽松且利好的政策,如长达8年的企业所得税豁免权、免除零部件进口关税等,力保泰国在新能源时代能坐稳“东盟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的位置。按照规划,泰国希望至2030年时达72.5万辆,占其汽车产量的30%。目前在泰国深度布局的中国车企数量已经超过日本。
事实上,并非每一个出口的“新大陆”都适合中国车企扎根建厂。作为中国汽车出口销量最高的目的地俄罗斯,也吸引了合计35个中国品牌进入发展,除了长城和奇瑞外,大部分车企选择了与当地经销商渠道合作卖车。俄罗斯汽车市场分析机构Autostat数据显示,2023年在俄罗斯汽车(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前十名中,有六个中国汽车品牌。同时,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市场所占份额增至49%。不过业内表示,中国汽车品牌能够在俄罗斯取得如此好的成绩,除了中国汽车品牌自身产品力不断提升外,也因为多个西方汽车制造商退出俄罗斯市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