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重庆晨报
以高风险为由拒保又不说明理由 多花2000元买座位险才能续保
新能源汽车续保 这么难?怎么破?
工作人员检查准备外运的新能源汽车
买了新能源车,向同一家保险公司第二次投保时被拒,工作人员称保险公司评分认定为“高风险”。近日发生的这件事,让江苏淮安的钱女士很生气:“我开车从来都小心翼翼,遵守交通规则,过去一年都没出过险,何来的‘高风险’?”
更让她气愤且不解的是:在被该保险公司评分认定高风险后,仿佛被打上了“烙印”,她连续咨询了多家保险公司,对方均以“未通过系统审核”为由拒绝承保。
无奈之下,钱女士又打了第一家保险公司官方投诉电话,业务经理回复称系统已无法更改,但可以到柜台人工办理业务。钱女士来到柜台被业务人员告知,必须打包购买座位险才能为其承保。最终,钱女士只能多花2000元购买了座位险,这才让自己的车顺利投保。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上述情况并非个例。不少新能源车主反映,在为车辆续保时遭到了拒保,或者被强制要求附带购买其他险种才能上保险。此外,一些保险公司拒保存在标准不透明不统一、未充分提示投保人、变相加价等问题,为新能源车主所诟病。有车主直言:“新能源车投保怎么这么难?”
要么拒保要么提高保费
保费涨跌是否应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如果拒保起码要告诉具体原因
与钱女士一样,北京昌平的张先生遭遇了相同经历。2023年1月入手一辆新能源汽车的他,在当年年底咨询续保问题时却被告知,保险报价1万多元,比第一年的报价直接涨了3000多元。
“我是通过4S店工作人员联系的保险公司,因为无法接受如此离谱的涨价,我让工作人员帮我查了一下其他保险公司的报价,结果他告诉我其他公司都是拒保状态。但到底为什么大幅度涨价,又为什么拒保,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明确说明理由。”张先生说,他还专门打过保险公司的官方电话,试图问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但客服一问三不知,只说系统里就是那么显示的,他们也查不到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