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索维华:交强险不得拒绝承保,但商业险可以拒保。不过,保险公司如果在与车主洽谈商业险业务过程中,以“亏损严重”“要求附带购买其他险种”等为由拒保,或在事先未说明的情况下,大幅度上涨保费,要在缔约前向客户明确履行告知义务。保险公司应在格式合同及销售保险产品的宣传材料中,根据新能源汽车的风险情况等相关因素确定承保的费率,并公开费率的计算标准和法定依据;在拒保时向客户充分说明拒绝的理由。
多方面因素导致投保难
车辆违章过多、车主出险率高、车主年龄偏低、车辆品牌故障率高等
近日,记者以“新能源汽车 拒保”为关键词在多个社交平台进行检索发现,有相关经历的新能源车主不在少数。从车主的经历分享中可以了解到,被拒保的情况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车辆被系统判定风险过高而直接拒保;二是车辆出险率高,有些公司拒保,有些公司则是大幅度上涨了保费;三是相关车型、品牌被保险公司划为“管控车型”。
新能源汽车投保难根源何在?
为此,记者咨询了多家保险公司客服。根据反馈,保险公司一致认为保险方不会无理由拒保,主要的矛盾点在于商业险方面车主对保险公司的报价不认可。
“如果是系统判定该车辆风险过高,那可能该车辆条件不符合公司承保标准,或者车主隐瞒了车辆存在网约车业务的信息。”一名保险公司客服说,如果行车里程数超过一定标准(每年约2万公里)或某款车型出险率高,经系统评分过高也可能会直接拒保。系统一旦拒保,在整个线上申请环节就无法更改了,但有时车主可以通过人工柜台办理,只是保费系数肯定要高一些。
河北一名汽车保险业内人士丛先生介绍,新能源汽车拒保情况确实时有发生,导致保险公司作出拒保决定的可能因素包括:车辆违章过多、车主出险率高、车主年龄偏低、车辆品牌故障率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