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经销商端对于销量情况也并不满意。根流通协会调查显示,79.4%的经销商认为11月销量不及预期,23.9%的经销商认为符合预期,仅有1.7%的经销商认为销量好于预期。流通协会相关人士透露:“尽管汽车消费温和复苏,但距离经销商的目标和预期仍有距离。临近年末,经销商为达成全年任务目标拿到年终返利,继续以价换量消化库存。”
“出海”寻新动能
国内车市内卷下,车企也瞄准海外市场。
数据显示,去年汽车出口量超300万辆,而今年前11个月汽车出口量达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其中,传统燃油汽车出口332万辆,同比增长51.5%;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汽车出口量提升也让出口额明显增长。同时,今年前11个月,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4.7%。其中,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4.3%;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1.1%。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今年汽车市场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汽车产销创历史新高;二是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势头,明显好于年初预测;三是汽车出口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年有望达到490万甚至500万辆规模。据了解,中汽协预测今年汽车销量将达3000万辆左右,如果出口量达490万—500万辆,意味着全年销量的1/6来自汽车出口量的贡献。
整车出口量增长下,中国车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持续提升。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自主品牌出口达33.3万辆,同比增长75%,环比增长5%;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仅为4.5万辆,同比下降37%。“上汽等自主品牌在欧洲表现较强,比亚迪在东南亚市场崛起。除传统出口车企的靓丽表现,近期新势力出口也逐步增量,海外市场数据开始显现。”崔东树表示,伴随中国新能源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新能源出口市场仍然向好前景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造新能源汽车参与国际竞争,也让中国车企站在全球车市高光下。其中,众多中国车企参展,让今年的慕尼黑车展有了“主场”的味道。据统计,近50家中国企业参与本届车展,约占总参展企业的7.4%。同时,中国车企乘用车品牌更占据今年慕尼黑车展乘用车品牌的1/3。中汽协副秘书长柳燕表示,慕尼黑车展被誉为“汽车产业的风向标”,中国企业在此亮相可以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汽车的创新成就和整体实力,进而与中国汽车一起拥抱全新时代、迈向未来出行。
面对海外市场需求上涨,《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中提出,要鼓励汽车企业加快研发和生产面向国际市场的汽车产品,建立和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加强与航运企业、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巩固扩大重点国家和地区市场汽车出口,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培育汽车出口优势。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近期商务部将陆续出台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促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等专项政策措施,全力推动进出口促稳提质。”
北京商报记者 刘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