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经常有用户吐槽电动车的座椅不舒服。厂家就针对于此,专门根据中国人的体格特征数据,为飞凡R7和飞凡F7打造了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巴赫座椅,能够完美贴合人体曲线,对腰椎、颈椎非常友好。而且不同于业内很多产品主打“女王副驾”,仅针对单一座椅和特定场景做优化。巴赫座舱无论主驾、副驾、前排还是后排座椅都统一标准,每一个座位都是C位。
飞凡F7
又如巴赫座舱首次把3D矢量音效技术运用在驾驶体系中,导航路况指示左右转的方向,和声音传达的方向保持一致,可以大大降低我们开错路的概率。在一些嘈杂环境还能通过不同方向和强弱的警示音提醒驾驶者,告知我们附近有行人或电动车靠近。
再比如,很多人抱怨电车的加速体感比油车猛太多,容易晕车。巴赫座舱为此还搭载了一套晕车舒缓系统,主要是通过对车辆加减速的控制和9重车辆震动隔滤的方式,可有效减少乘员30-50%晕车症状。
其中新款飞凡R7还搭载了耗费10亿元打造的湾域驾驶系统,通过聚焦加速/制动/转向以及姿态控制,实现更平稳的好开和好坐。
从战术上来说,打造一款堆料的高性价比车型并不难,难的是在各项性能都不差的基础上,打造出用户认可的体验和差异化长板,从而实现质价比的跃迁。而通过巴赫座舱对视、听、触、驭等全维智能舒适的诠释,飞凡“双子星”在我看起来有做到这一点。
所以,不同于那些只会喊口号、抛概念的车企,飞凡R7给到用户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仅凭一己之力降低了中大型智能SUV和轿车的价格门槛,提供同价位最强的综合产品实力,更有差异化的智能舒适高阶体验。
当同级和价格段的其他竞品,还在为了价格战打得不可开交,甚至降成本、推出特定低价车型的时候,飞凡R7和飞凡F7“双子星”显然更明白高价值的重要性。与其一时凭借减配或特定车型的低价格换取销量,不如卷产品的体验感和高价值,才有机会一直赢下去。当然,最终的结果还需市场和时间的检验,但从两周大定订单突破10000单的爆红成绩看,飞凡汽车的势头大概率是已经雄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