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到,对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而言,它们的造型设计会更注重与空气动力学原理的结合。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封闭式前脸设计逐渐取代了传统格栅式前脸设计;此外,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与奔驰、奥迪、保时捷等豪华品牌一样,还采用了低趴车头、流线型车身和大溜背设计,并针对细节做出了大量优化,例如除了遵循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之外,还结合气动、散热、人机布局、仿生等多种设计理念,包括采用空气动力学轮毂设计,搭配车辆侧方的导流腰线,几乎清一色的采用隐藏式门把手等等。
这是因为,受到当下电池技术限制,当下新能源汽车依然存在里程焦虑问题,例如在车辆行驶中,风阻造成能量损失是无法回收的,因此各大车企都在绞尽脑汁地去在与风阻息息相关的空气动力学上狠下功夫,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让续驶里程可以更长一些。简单来说,减小迎风面积是优化整车风阻较为有效的手段,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比如我们参加跑步比赛,穿上贴身的跑步服和穿着宽松的运动服去跑,得到的成绩是完全不一样的。
保时捷Taycan。 保时捷品牌供图 华龙网发
有分析指出,车速50km/h时,风阻约占整车阻力的30%;车速100km/h时,风阻约占整车阻力的58%;车速120km/h时,风阻约占整车阳力的65%,总之阻力越大,耗电量就越多,续航里程也就越短。按照等速100km/h状态、现阶段中高端新能源车型续航600km计算,实际上风阻系数每优化0.01,可节约节省约0.13—0.14 kW·h的电量,反映到续航上便可以增加6—8km。对于新能源车来说,“风阻系数”的意义不可谓不大。
蔚来ET7。 蔚来品牌供图 华龙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