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今年开始部署的蔚来第三代换电站,换电速度又得到加快,整个换电过程仅需要三分钟左右。
曾有一位业界专家表示,当前采用换电模式布局的企业有几家,而像蔚来这样专注认真搞换电的品牌,难寻其二,通过这种长期坚持去做“难而正确的事”,让蔚来的换电已在全球范围具备优势。
蔚来成立至今,趟出了一条清晰的换电模式扩张路,尽管当前偶有对换电商业模式的质疑声,但从整体看,整个行业对于换电已经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双方宣布合作前一天,蔚来创始人李斌将蔚来换电网络比作“云服务”。正如2003年亚马逊开始构建云服务一样,一个机房难以满足一片区域,需要建立非常可靠网络规模,实现网络效应。至于换电网络,就相当于能源互联网的云服务基础设施,需要一定的投资量级,也需要一定的回报时间,一旦做成规模,就形成了极高的行业准入门槛。
截至今年11月21日,蔚来已经上线2113座换电站,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651座,已打通7纵4横9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用户累计换电超过3200万次,日均换电次数达6万次,平均每1.44秒左右就有一台车从换电站出发。为了保证这种大规模高频次的换电服务顺利进行,蔚来还构建了高强度的“大脑”——Power Cloud系统。
开放,可持续的不只是换电
长安汽车加入换电领域,属于意料之中,至于蔚来的换电“朋友圈”,也有望随着长安汽车的加入而加速扩大。
李斌表示,任何云服务,最初都是企业自己应用,成熟之后再向行业开放。到了今天,蔚来换电业务已经到了可对外开放的时候,而且,蔚来下一代电池包和高压快换平台也会向全行业开放。
这种开放型布局思路,需建立在自身具有足够强的可持续发展力量基础上,而背后有央企站台的蔚来,具有相当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尤其体现在核心技术积累、体系化效率提升、引领高端纯电等多方面。
核心技术积累方面,蔚来长期投入带来技术回报,已经构建出全球竞争优势。
今年的“NIO IN 2023 蔚来创新科技日” 引起不少专业媒体关注,覆盖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全景的“蔚来技术全栈”尤其被大量报道。具体来看,“蔚来技术全栈”包括了芯片和车载智能硬件、电池系统、电驱及高压系统、车辆工程、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全景互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全球数字运营等12项关键技术领域,满足蔚来在智能、电动、汽车,产品、服务、社区,多品牌、多平台、多区域三个维度、九大要素的研发和运营需求。